Prospective Students
Students
Alumni
Faculty / Staff
Media
Partners/Peers
Login
iNTU (Intranet Portal)
BOT Intranet
GSlink
Studentlink
ServiceNow@NTU
Workday@NTU
Ariba@NTU
NTU VPN
Email
Reset Password
Go to Advanced Search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主页
关于我们
中心概况
学术团队
行政团队
中心大事纪
媒体报道
新闻库
学术出版
南洋人文丛书
南大语言文化丛书
“华人移民比较研究:适应与发展”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
华人研究国际学报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
出版档案
书刊订阅
学术活动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
国际会议
学术讲座与座谈会
合作与交流
工作坊
其他活动
学术研究
中心历年研究项目
历年全职研究员与博士后
历年来访学者及其研究课题
1999-2006年硕博士生研究课题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关于我们
中心大事纪
中心大事纪
NTU_PageContent
1994
在时任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教授的支持下,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简称
“
中心
”
)于
1994
年
4
月成立,中心创立主任为周清海教授。中心共开设大约
50
种有关中华语言与文化的课程供南大学生选修。
1996
中心创办首份学术期刊
——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以及首部学术丛书
——
《南大语言文化丛书》。
1997
中心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
1998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所筹得的约
190
万新元,设立
“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
”
,并将基金交由南洋理工大学管理
。此基金
获得政府一对一的资助,基金
利息收入主要用于
供中心
邀
请国际著名学者前来举办公开演讲、学术讲座等,以提高社会对中华语言文化课题的关心和认识。时任
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先生担任基金设立典礼上的主礼嘉宾。
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到访中心,时任中心主任周清海教授向吴总理介绍中心开办的课程与研究情况。
2000
中心开设中文副修课程。
2003
随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成立,中心正式加入学院的大家庭。此后,教学任务由中文系承担,研究与出版成为中心的重点发展项目。
2004
为庆祝中心成立十周年,中心主办
“
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
”
国际会议,
主礼嘉宾为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
。来自世界各地的
130
位学者出席了这场会议,共宣读
119
篇学术论文。
2006
中心创办第二部学术丛书
——
《
南洋人文丛书
》。
2009
中心创办第二份学术期刊
——
《华人研究国际学报》。此期刊由
中心连同英国诺丁汉大学华人移民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
2010
中心创办演讲集系列
——
《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演讲集内容包括“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的演讲稿与现场问答,以及相关研讨会上的学术论文等。
2012
在时任中心主任李元瑾教授的倡导下,中心与联合早报、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主办了
“
传承文化、作育英才:纪念陈六使逝世四十周年
”
活动。
这是新加坡第一次大规模纪念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先生的活动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先生担任主宾,为活动致开幕词。
2014
为庆祝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中心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联办“海外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方法、理论、视域”国际学术会议。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聚集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土耳其、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13个地区的36为学者共襄盛举。
2015
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第四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与会者共30余人,分别是来自与会者是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内地及澳门、香港的华文学术期刊代表。
中心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举办“国际研讨会:中国及海外的侨批业”以及“2015全汉昇演讲”,与会者共11人,分别是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的学者与研究人员。
2016
中心与新加坡亚洲学会以及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筹备,为新书《韩素音在马来亚:行医、写作和社会参与 (1952-1964)
》举办发布会暨“从图片看韩素音在马来亚的12年(1952-1964)”的公开演讲。
中心与中文系、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以及艺术之家联合举办“华语语系国际论坛暨《
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发布会”,共有4位分别来自美国、马来西亚、中国的学者参与研讨,读本中介绍的各篇小说作者也纷纷出席。
Share Article
中心概况
学术团队
行政团队
中心大事纪